清朝的雍正皇帝当年在“夺嫡”事件中胜出的故事,让我们看到了:只有蓄积待发、韬光养晦的人才能稳操胜券。
康熙帝本来是立胤礽为太子的,但是因为康熙帝的儿子众多,而且各个都才能出众,怀有野心,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。太子胤礽呢,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地位是众兄弟梦寐以求的,所以,他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地位,就希望康熙帝能早日归天,自己尽快登上皇帝的宝座。为此,他与当时的正黄旗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结成党羽,阴谋开展夺取帝位的种种活动。没想到,这些事后来被康熙帝发现了,康熙帝先罢免了索额图,再废除了胤礽的太子头衔。
没想到,皇子们见太子已废,有机可乘,于是,争夺皇储的斗争更加白热化了。诸位皇子施展种种伎俩,探听康熙帝的意图,打发皇亲国戚到父皇面前为自己评功摆好,搞的康熙帝“昼夜戒慎不宁”。没有办法,康熙帝在废掉太子后的第二年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,好让诸皇子死了争夺太子的野心。然而,诸位皇子仍使出浑身解数,明争暗斗,用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,为的是让自己得到太子的地位。但这些都没能动摇康熙帝的心。最终,皇四子胤禛却取得了成功。他采用的就是“不争而争”的办法。
胤礽太子地位被废之后,胤禛并不像其他皇子一样,落井下石。而是积极维护太子胤礽的地位,对胤礽表示关心,并仗义执言,在康熙帝面前为胤礽求情。对康熙帝的身体,胤禛也最为关心体贴。康熙帝因胤礽不争气和皇子们争夺储位的事气愤不已,以致重病缠身。胤禛知道父皇的病情,几乎每天都要来看望父皇,还力劝康熙帝就医,并请求让他来选择医生担任护理的工作,这样日复一日,胤禛都陪伴在父皇的身边,康熙帝对这个儿子也相当满意,认为只有他才真正知道关心父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