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体会到她心中的重点:第一,要搞戏;第二,要推年轻人。
搞戏她很务实,很踏实。地方戏,特别是楚剧,那是平民的艺术,题材选择要往下走,不要追求形式的奢华。虽然《妹娃要过河》的制作有点大,但她拎得清,她知道剧院的艰难,既要搞过节的戏,也要搞过日子的戏。而能过日子的戏,都离不开老百姓的悲欢离合。
推介年轻人时,她就像个大家长,扳着指头一个个地数,这个唱得怎么样,那个身上又如何,都是我的人,爱得不得了。她有艺术眼光,说得都很准。要选什么样的戏才能尽快地把一个个年轻人推出来,她思考得很仔细。
这次参加地方戏艺术节,他们选择了三出戏,正体现了她的思考。楚剧《思情记》、汉剧《求骗记》、黄梅戏《女驸马》,说故事演人物,雅俗共赏,都是观众喜欢的,过完节日常还能演出。楚剧和黄梅戏制作了新布景,很精心,但都不豪华。主演都很年轻,《思情记》的演员更是全在三十岁以下,是青春版。